01 综评定义
● 综合评价招生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新型招生模式。
● 综合评价招生最大特点是基于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形成考生综合总分,最后按照综合总分择优录取。
● 综合评价招生是对现行统一招生录取的重要补充,更加关注高校自身培养特色和考生全面素质发展。
简单来说,综合评价招生就是侧重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品学兼优考生的招生模式。
02 综评优势
随着实施区域的扩大和试点高校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优秀考生和家长关注到综合评价招生。
综合评价招生的优势主要可以包括以下10点:
NO.1综合评价招生选拔模式相对比较合理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以 “统考 + ”作为选拔模式,尽管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招生的结果上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但是对于获得综合评价资格的考生而言,高考成绩不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标准。
NO.2增加学生进入理想院校心仪专业机会
综合评价招生实施院校及区域不断壮大,不仅包括重点院校和中外合作院校,省属高校也有招生计划;并且在同一省份的综合评价招生中,高校层次分布较广,能够覆盖优等生和中等生。
NO.3全面考虑学生综合素养进行精准招生
综合评价招生能充分考虑考生的禀赋差异、环境差异,能够对考生是否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综合素养进行全方位的判断,能够帮助考生找到自己最为擅长的专业领域,能够提升高校招生的精准性。
NO.4形成高考双保险可以提升录取成功率
如果考生在高考时,较平常发挥失常的话,在高考裸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有可能凭借综合成绩冲进目标院校。
NO.5参加考核可增加学生阅历并提升能力
综合评价招生需通过笔试、面试等考核,今年还有些院校增加了体质测试。考核所需要的知识储备涉及较广,考生提前储备了这些知识,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和知识面。考生对目标高校与专业准备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和了解报考目标,通过高校体验营、高校考核等机会和名校专家进行直接沟通交流,对今后考生规划及发展有极大作用。
NO.6增加综合素质优秀人才最终录取机会
综合评价招生条件一般要求综合成绩、综合素质、学科特长、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考生满足某个或几个条件即可。即使没有奖项也可报考,不同层次考生均可尝试。
NO.7综合评价招生实际录取降分效果较好
由于综合评价招生的主流成绩折算方式为“6+3+1”,在多方成绩参考下,高考成绩被淡化。大多数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是低于正常投档线,甚至有些院校降分幅度高达72分。
NO.8综合评价招生与其他特殊招生不冲突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专项可以同时报考,报考同一院校的多个特殊招生考试不冲突。
NO.9部分院校提供资助可以减轻经济压力
一些中外合作的院校,招生方式类似综合评价招生。如昆山杜克大学在招考简章中明确指出学校将根据对申请人的自主综合评估成绩颁发给符合标准的申请人不同额度的奖学金,最高可覆盖四年全额学费,按学年发放。奖助学金可累加,但最高资助金额为四年学费总额(68万元)。
NO.10部分专业只能通过综合评价招生报考
有些学校虽然同时进行统考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但是两种招生方式所招专业并不相同,就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小语种等部分专业只采用综合评价招生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去北外学小语种就需要参加综合评价招生。
03 综评弊端
从辩证的角度看,其实综合评价招生以上优势都对应着一些劣势。
1、综合评价招生未大面积面向全国,大多数院校还是仅面向本省招生。
2、综合评价招生侧重考生全面发展,虽然降低了对高考成绩的要求,但是奖项、证书等无形中也给考生带去了压力。
3、虽然综合评价招生降分效果很诱人,但是每年报名人数极多,录取人数却极少。像南京大学招生人数不过百人,但报名人数却上万,竞争十分激烈。
4、部分院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有诸多限制,比如限报、锁档和不能转专业。
5、综合评价招生终究还是少数人福利,希望未来可以随着教育改革良性发展,让更多省份更多考生获利。04 综评误区
下面几个综合评价招生误区,考生和家长在报考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NO.1参加综合评价招生必须有学科竞赛奖
不是!综合评价招生不像自主招生那样对学生竞赛奖项严格要求,除了学科竞赛奖项外,综合评价招生更着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还有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奖项固然是一个加分项,并不是必备条件。从综合评价招生中获得成功的孩子或是专业性强、个人规划与学校高度符合;或是有极具特色的个人风格、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或是对某一领域有个人独特的研究。所以只要你够优秀,就不要错失机会。
NO.2只要有竞赛奖项综合评价招生一定过
不是!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量。奖项不是最终通过的必要条件,奖项只是作为考生参与综合评价招生的补充材料。你对院校专业的了解和潜能、你的表达与沟通、你的自主学习能力、你对社会的责任感等这些都会是院校考察的重点。所以对于只是成绩优异、获得很多竞赛奖项的学生,如果不能很好的匹配专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我、盲目自信,也不一定能通过综合评价招生院校的考核。
NO.3只有尖优学生才能参加综合评价招生
不是!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的考生都可以参加。虽然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报考综合评价招生时占据优势,但是对于顶尖的学生来说综合评价招生只是锦上添花,给自己多一个选择。而且综合评价招生评级是综合考量,对于那些成绩在一本线上徘徊或距离目标名校相差20-30分的学生,综合评价招生无疑是雪中送炭。成绩不是特别拔尖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荐材料、特长优势、个人陈述、言谈举止等各方面征服高校面试官。
NO.4高三花时间准备综合评价招生就可以
不是!高一提前准备最佳,等到高三再准备就晚了。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高三再准备综合评价招生也可以,但是实际上一份具有含金量的综评材料需要很多素材支撑,如果在高三才着手准备,往往会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手忙脚乱,甚至影响孩子高三的复习。更何况准备综评初审资料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等到高三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很难拿出大把的时间再去准备材料。所以考生在高一阶段就应当提前准备做好规划,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同时,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当参加一些具有含金量的比赛。这样到了高三才能游刃有余,留出充足的时间备战高考。
NO.5综合评价招生被录取后不可以转专业
不是!不同于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的大部分院校可以转专业的!综合评价招生的部分院校是支持学生按照学校规定正常转专业的,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但是也有部分院校会限制学生本专业就读,比如浙江大学。
04 适合这几类考生
综合评价侧重于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主要有下面这几大类,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条件之一,即可报名综评。
第一类:综合成绩优秀
综合成绩优秀是报考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大多高校要求高考成绩达到本科第一批省最低控制分数线或特殊类型控制线;另一方面就是重点高校对考生平时成绩的要求,如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年综合评价招生要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或最近一次模考)成绩在年级同科类排名前10%以内,并且语文和外语成绩均在同科类排名的前10%以内。(北外生源基地校和省级示范校可适当放宽排名限制)。NO.11
第二类:学考成绩合格
除了综合成绩要求以外,高校对考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要求,通常情况下,要求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全部合格且综合素质评价获得A、B等级。
第三类:学科特长突出
尽管综合评价招生院校一般对考生竞赛奖项没有特殊要求,但如果考生有相关奖项(如五大学科竞赛、科创类竞赛、文科竞赛奖项等),则可以作为考生学科特长的证明,一般更容易受到高校的青睐。
(1)理科五大学科竞赛: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多数高校认可五大学科竞赛省三及以上等级奖项,部分院校还认可省级初赛奖项。
(2)英语类竞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等。
(3)作文类赛事: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全国性作文比赛获奖等。
(4)科创类奖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等。
(5)其他类:部分高校认可第一作者正式出版文学专著或第一发明人取得发明专利(不含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等。
备注:各院校认可赛事有差别,2024年具体情况以院校当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为准。
第四类:思想品德优秀
高校综合评价认可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突出的考生报考,主要集中在江苏和山东。主要表现为:获得地级市(含)以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或者高中阶段获得地级市(含)以上各种思想道德品质类奖励或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