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详情
【院校百谈】北京师范大学(中)
2024-09-11 09:44:14 111

【校园历史】盛德励耘,上善乐育

“弦歌不辍、踔厉风发,教育兴邦、师范报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北师大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12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2002年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成为首批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学校设3个学部、28个学院、2个系、10个研究院(所、中心)、4个书院。馆藏图书540余万册、电子图书820余万册。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6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学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位。



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校级合作关系。持续推进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合作,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在世界舞台上“传木铎金声,展京师风范”。


l 心理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创办之初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通习科目;2001年成立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心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是国家世界一流心理学科建设单位,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在教育部学科排名中,心理学科连续排名全国第一;"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 进入 ESI 世界前1%。



基础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研究方向—基础心理学:从人的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入手,以基本认知过程与学习、心理测量与评价、人格与心理健康为核心研究内容,为在教育、人口健康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国家急需提供理论支持。主要探讨:知觉组织与客体识别;语言认知、数学认知与学习;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心理测量、评价和诊断;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等。


心理学专业实行宽口径招生,学生在完成核心基础课程的学习后,依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和个人兴趣、意愿选择选修不同专业的方向课程(有基础与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与管理心理学、健康与咨询心理学四个专业方向)。




同时设立"认知神经科学"、"基础心理学"以及"应用心理学"三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构建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实现本硕博培养一体化。


学院是我国心理学的重要基地,拥有"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心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科研成果:2012-2015 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SSCI 论 文 557 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 CSSCI等中文论文 671 篇,转载量和综合指数均名列全国心理学第一。


学院主办了我国心理学首个SSCI 期刊,主办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起长期的学生互访合作关系。与密苏里大学(MU)心理系(其心理咨询专业全美排名第一名) 本科生3+2联合项目和硕士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DDP)已经启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北师大心理学部秉承传统,不断积淀,勇于创新,必将为我国的心理学事业做出令人骄傲的贡献!“


l 文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中文院系。2003年,以中文系为基础成立了文学院。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等一大批学术巨擘,在这里教书育人、摹画耕耘,铸就了北师大中文学科深沉朴实的气质和灿烂辉煌的历史。



▲先贤名师

1920年9月,鲁迅应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之聘任小说史讲师。1923年10月应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改为女师大,后与北师大合并)之聘任国文系讲师,开设小说史课。



▲鲁迅先生在北师大操场做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一直保持着领先的水平。它是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6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以最好成绩获评A+等级;2017年,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


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汉语言文学(励耘)、汉语言文学(留学生)、中国语言与文化(留学生)



文学院与牛津大学等许多国外著名大学院系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的比例达到全院本科生的70%左右,交流学校遍及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比利时、波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及港台地区。



文学院科研力量雄厚,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如《汉字构形史丛书》《中国民俗学史》《全元文》《中国散文通史》等,有力地推动了中文研究的进展。



文学院现有教师107名,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7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3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各级协会负责人多人,莫言、苏童等著名作家5人,有8人获得牛津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



▲莫言在北师大发表演讲

莫言表示”未来会与师大人一起共同努力,把北师大建成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让每一位学生进入北师大就感到无比骄傲,让每一个从北师大毕业的人感到自豪,让北师大培养出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l 教育学部

育人兴邦,教育为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国家高级教育学术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国家人才培养改革17个“试点学院”之一, 国家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专业课程模块: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专业—主要课程:教育学原理、德育原理、课程理论、 教学理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管理学、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等。



近年来,除公费师范生外,20% 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到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深造,约 60% 的毕 业生保送或考取本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硕士研究生;选择就业的本科生,其主 要就业领域为基础教育领域、新闻出版行业、教育行 政部门、企业等。



对话全球,勇立潮头。教育学部是“教育学院国际联盟”的发起者之一。与全球近 40 个国家和地区 120 所教育研究机构和知名大学教育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本科生赴境外交流年均 150 人次左右。除了国家留学 基金委和学校的交换生项目外,教育学部还有特色交 流项目,例如:美国范德堡大学“3+2”项目等。



▲日常国际交流讲座

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16人,其中教授占37%,副教授占35%,91%的教学科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他们之中,有以中国教育学会荣誉会长、著名教育学家、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教育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教育学家......



▲顾明远教授手书

“百年峥嵘、风雷激荡,历代名师先贤矢志不渝,使教育事业成为国家独立与自强的基石;世纪之交、继往开来,教育学人更应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立千秋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