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详情
【专业百知】汉语言文学专业,听说考公有优势?
2023-08-07 10:16:52 57

【专业百知】汉语言文学专业,听说考公有优势?

汉语言文学

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上接秦汉唐长安盛世

下启百余年文苑华章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母语及母语文学为基本内涵、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基础学科。


该类专业经历了长期办学实践,内涵明确,构成合理,基础知识体系完整,人才培养体制健全,既有体现学科特色的培养目标,又有不同方向的侧重。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肩负着萃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专业名片

专业代码:050101

学科门类:文学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学位头衔:文学学士学位

选科建议:该专业文理兼收(个别学校有异,具体可查询学校官方)




专业概述



一、专业介绍


谈到汉语言文学,大家都会想到中文系。中文系的全称是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就是汉语言文学,一个是语言方向,一个是文学方向,它不是单纯的“语文”那样简单。


必修课程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还有写作课程等。除此外选修课程有民俗学、民间文学、古今中外的作品选读等,因校而异。


文学类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这些是要系统学习的,课时也比较多,能够让学生对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的文学发展有清晰的脉络。相应的,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古今中外,要有大格局、大框架,要了解每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与之相结合。语言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这些学习起来是相对难一点的,语言是抽象的,理解起来相对费劲,但是老师们课上也会讲一些方言起源,也很有意思。


二、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


三、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


四、具备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学习汉语言专业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 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② 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③ 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④ 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⑤ 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⑥ 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考研方向


学科教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等。

就业前景



一、考公优势多?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来讲,和公务员绝大部分的工作都相当适配。


首先,作为文学文字的专业学习者,都有一定的文字功底,遣词造句的能力会比较突出。大家无论是写论文还是完成平时的作业,都会在练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功底,这些都与公务员工作中撰写材料、宣传稿等任务息息相通。


如果在公务员考试的准备中肯下功夫,掌握申论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方法,那么很容易在考核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申论考试中占优势。在面试中,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也具有更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就业范围多元化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9.5万-10万人2022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90%-95%,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学科教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


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去向有党政机关、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单位、出版单位、广告公司、各级教学和科研机构单位等,从事的职业有记者、编辑、教师、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就业范围比较多元化


如果对中文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日后从事这一领域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例如,去初、高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或者在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任教。那么,选择读硕士乃至博士是必要的。


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继续攻读本校或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北京语言大学各专业就业率高达96.54%,其中5.4%的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16%继续攻读研究生。

 

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考虑选修一些实务课程,如应用写作、秘书学、公共关系等,还可以跨专业选修新闻、经济、法学等课程,成为复合型人才


报考指南




一、招生院校多 看清培养特点


中文是最传统的专业之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近年来,不少理工科院校也相继设立了中文系。
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院校多达600所。这些招生院校中,既有知名学府,也有师范类院校,还有语言类院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都有招收院校。


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分为四个专业方向,分别为师范类方向非师范类方向高级涉外文秘方向比较文学专业方向。


这四个专业方向培养侧重点不同,师范类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非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高级涉外文秘专业方向主要培养高级文秘专业人才;比较文学专业方向主要培养熟悉中西文化,并能够熟练使用汉语与英语双语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除此之外,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专业,侧重培养财经领域的文秘人才。


二、按大类招生 弄清专业方向




除了单独的专业招生形式以外,很多院校都以“中国语言文学类”的大类形式招生。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0余所大学往年都是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的形式招生。考生家长在报考时,最好看一下大致包含的专业方向。


例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包括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文学历史直博班)五个专业方向。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类)目前设有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与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4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语言学文理科兼收,其他3个专业只招文科生。招生时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本科教学注重基础,低年级基础课程全面打通,到高年级可自由选择专业。


清华大学中文系按人文科学实验班招生,本科生入学后第一至三个学期,实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第四学期实施双向选择,于文、史、哲三个专业中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主修的专业方向。


对于汉语言文学,想要真正学好这门专业,建议考生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浏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文学、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考生都可报考此专业,大量的阅读不仅能提高你的文学素养,还能让你更有文学气质。


对文学没有一定领悟能力的考生则需要慎重考虑,文科看似比“理科”容易学,其实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并非易事。


另外,报考学生还需具备一定文学功底语言表达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都需要善于表达自己。


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学生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看清各高校的招生章程要求和专业设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