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详情
来北理,追世界上最“硬核”的星
2023-08-07 09:50:15 47

来北理,追世界上最“硬核”的星

 

【学校名片】

校名:北京理工大学

所在城市:北京市

建校年份:1940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理工类

学校特色: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

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学校官网:https://www.bit.edu.cn/



“贝塔贝塔,我是飞行员舒克。”

“舒克舒克,我是坦克手贝塔。”

在北京,有这样一所学校,Ta和北航是中国高校界的“舒克和贝塔”,一个专精航空航天,一个聚焦地面装备。在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北航Ta并肩作战,向全国人民献上了一场堪称惊艳的军事盛宴。那么Ta是谁呢?Ta就是北航的好兄弟——北京理工大学!一所充满“硬核”与“浪漫”的学校!

 

院校历史延安精神,薪火相传




在校训广场, 你可以看见这样一块石头,正面有着原国务院总理、北理校友李鹏亲笔题字“延安精神,薪火相传”,背面镌刻有学校延安创校、辗转华北、跟随党中央进京办学的“红色迁移路线图”。一块石头,便道尽了北理八十年来的栉风沐雨。

 

说起北理的来源,那真可谓是“根正苗红”!1939年,为促进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和保证抗战胜利,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部署进行战略转移,举校从延安出发,沿黄河行进,经过雁北,向东北迁移,却不料途中遭遇炮火阻拦,于是不得不开启在华北地区辗转办学的历程。1948年,学校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在河北井陉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学校奉命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这是新中国第一所新型重工业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大学。直到1988年,学校才更名为我们所熟知的“北京理工大学”

 

如今“211”、“985”、“双一流”等诸多荣誉加身,然而北理从未忘记自己的历史与使命——延安根,军工魂。北理从延安走来,身上流淌着服务人民忠于党的红色血液,继承着艰苦卓绝卫国家的延安精神,八十年来,始终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国防人才。

 

院系设置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说完了北理的“延安根”,我们再来看看北理的“军工魂”。作为“国防七子”的一员,北理的本事可不容小觑,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北理目前设有21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8个新型教研机构,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文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学校兵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批珠峰学科稳居全国高校前列,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11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设有77个本科专业,其中48个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

 

2018年,北理开始实施人才培养“SPACE+X”(寰宇+)计划,成立九大书院,实施以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书院制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改革,形成“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一书院一社区”布局,建成了囊括师生导学、交流研讨、文体活动、心理咨询、小型报告等功能的学生社区,全面贯彻“书院制”育人。

 

信息与电子学院


快看!那是北极星!头顶的苍茫之上,是璀璨的群星,群星之中,是北理“信息人”坚定的身影,张开双臂,便拥抱星辰大海。

 

信息与电子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我国地方高校第一个雷达设计与制造专业,七十年来,学院始终瞄准科学探索研究的“前沿之地”,创造了我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立德树人,桃李满天下,从这里走出了王小谟、毛二可、吴一戎8位两院院士,仪一、张学东2位中将,叶选宁、张兆垠13位少将,4位IEEE FELLOW。

 

学院建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均为A+电气和电子工程进入2020年QS世界学科排名第126名,中国大陆高校第11名,2020年USNews世界学科排名第23名。

 

学院设有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省部级教学实验中心——信息系统及安全对抗实验中心,两处实验中心承担着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及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此外,学院与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协作设立“空间信号处理技术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开展卫星通信、导航、测控专业技术领域研究;搭建空间载荷技术研究院,将“拓天”列为双一流的战略方向。

 

 机电学院


轰!天空一声巨响,机电闪亮登场!若问我机电是干什么的,看看你头顶上的烟花就知道,我们北理“机电人”在节日庆典上从不缺席!

 

机电学院是北理最具传统优势、鲜明特色的主要院系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第二机械系。六十余年来,学院在弹药、导弹、爆破等国防领域和柔性防爆、烟花民爆等民用领域均是硕果累累,在北京奥运、国庆周年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北京冬奥等场所也能看到北理机电原创安全环保型烟花爆竹。

 

 

目前,学院设有武器系统与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安全工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8个本科专业,分为机械电子、力学飞航、能源安全三大类,其中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3个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获评A+级;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入选全国首批新工科专业,其他专业均入选国家级/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以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机电动态控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为代表的17个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平台,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达5亿元,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8 项

 

从事爆炸科学与技术事业,道路艰辛,与危险相伴,一代代北理“爆炸人”,始终以服务国家为己任,潜心研究,默默积累,在不断壮大的“中国力量”上写下了自己沉默而有力的一笔!

 

机械与车辆学院


手握驾驶杆,换挡,加油……你以为只是在开车?NO!NO!NO!我们北理“机车人”开得可是坦克!发动机怒吼,坦克隆隆驶过,尽显铁甲雄风!

 

北理机械与车辆学院前身是1940年建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机械工程科,是国内最具实力与特色的机械、车辆、能源动力类学院之一。八十年余来,学院综合实力始终处于中国国内机械类高校前列,为中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学院目前拥有机械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A类学科(全国并列第5)、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B+学科(全国并列第9);设有六个本科专业,在软科专业排名中全部获评A级,US News机械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27名。

 

作为全国唯一的装甲车辆工程专业,放眼整个高校界,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坦克装甲车辆修理和保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坦克驾驶理论课,而且还要亲自动手拆解坦克以及驾驶坦克。在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北理与陆军装甲兵学院联合,共同培育国防特色鲜明的“卓越工程师”

 

当然,除了坦克,我们北理人也会开赛车,学生方程式车队是全国唯一在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荣获“五冠王”。基于此,学院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横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纵向本硕博贯通培养,全员全历程导师制,实践与理论并重,以赛车类俱乐部运营机制为牵引实现竞教融合等,重点发展无人机动平台、智能网联车辆、新概念动力、“双碳”科技等新兴科研方向。

 

特立书院




特立书院以学校延安时期老院长、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命名,对应徐特立学院、未来精工技术学院,以“兼容并蓄、厚积薄发”为院训,以徐特立精神为文化内核,构建起以学术导师为核心的“七位一体”导师队伍,汇聚了立志成长为时代英才的优秀学生。

 

传承徐特立教育思想,书院实施以“领航”为牵引、“筑巢、寰宇”为支撑、“雏鹰、强翼、丰羽、翱翔”为主体的124鹰翔计划,打造“重走徐老初心路”、“本科生学术论坛”等多项品牌活动,全面培育学生英才气质和人文素养。

 

【校园生活】一半诗意,一半烟火




北理虽然“硬核”,却从不失浪漫与诗意,春有玉兰枝上挂、秋有银杏满地洒、夏有清风徐徐来、冬有白雪纷纷扬。对她的赞扬,除了美,就是美!

 

从图书馆里学累了回到宿舍,正巧碰上微风拂过,一片向日葵花海向着朝阳盛放,似是无所畏惧、乘风破浪的少年,怀揣勇气一往无前。

 

漫步至北湖边,这里不仅有“小桥流水人家”,还有还有“北湖三霸”:锦鲤、野鸭、大白鹅,他们都在无声描绘着北理的美。

 

有了美景,美食也不能缺位,校园烟火气,最抚学子心。鲁川粤苏闽浙湘徽,汉堡披萨牛排寿司,一样不落,一道道美味,汇成一个品牌——“北理味道”

 

 

要论北理有多宠学生,有求必应!去不了淄博,没关系!北理就把“淄博烧烤”搬进食堂!让你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美味!

 

 

可谓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生活中的小确幸来自于校园的每一个细节,此情此景,让人怎能辜负?还不快来北理同我一道撸撸北湖边的大野鸭!

 

【北理等你】和“理”,顶峰相见!

 



不忘初心,赓续延安精神;夯实学业,勇攀科研高峰;诗意校园,描绘烟火人间,这就是富有魅力的北京理工大学!在这里,每位学子都在为梦想奔跑,破苍穹、抵荧惑、触青云、踏银河!

 

热烈的不是青春,是我们!青春可以逝去,但我们永远热烈!加油吧,少年!2023,北理与你,顶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