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综合评价招生政策不断走入家长的视野,很多家长除了在材料准备上有所迷茫,在院校选择上也同样一筹莫展,为了让家长更准确地了解院校录取分数,本文从院校录取分数段以及综合评价招生误解两大部分为家长解答疑惑。
首先,站在录取的角度我们如何合理定位综合评价招生院校?达到哪个分数层级才有可能被该院校录取?小编从文、理两种选科形式来分析不同分数段适合报考以及有希望被录取的院校。
如何定位综合评价招生院校?站在录取的角度,我们如何合理定位综合评价招生院校?达到哪个分数层级才有可能被该院校录取?以下是根据文理科不同选科形式,分析不同分数段适合报考及有希望被录取的院校。
文科(非物化)
1. 610分以上 :省排位1万5左右,可选择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
2. 585~600分 :省排位2万至3万5,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
3. 560~585分 :省排位3万5至6万,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
4. 535~560分 :省排位6万至10万,青岛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
5. 501~535分 :省排位10万至17万5,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
6. 一段线上30分 :省排位24万5,山东师范大学的新闻学、旅游管理专业。
理科(物化)
1. 630分以上 :省排位8000位次,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
2. 610—630分 :省排位8000至1万5,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
3. 575~600分 :省排位2万至4万,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
4. 550~575分 :省排位4万至7万5,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
5. 521~550分 :省排位7万5至13万,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
6. 501~521分 :省排位13万至17万5,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
关于综合评价招生的误解
1. 综合评价招生是不是没有好专业?
综合评价招生并不意味着没有好专业,19所综合评价招生院校招生专业范围涉猎较广,且部分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会投放它们的特色专业或王牌专业给考生选择。选择综合评价招生途径的考生多数为本身分数达不到,但是想要冲刺更高层次院校的考生,实现低分高就,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既然选择通过综评冲刺好的院校,就不必太纠结专业。
2. 综合评价招生省内计划只有两千多人,但是报名人数非常多,那是不是走综合评价被录取的几率非常小?
从报名人数上来看,虽然各个学校的人次及每个学校都有几千甚至上万人,但是在初审的时候存在着一个学生报考多所学校的问题,实际上山东省每年参加综合评价招生的人数只有3万~4万人,这里边会有一部分人初审没有通过,有一部分人复试没有通过,还有一部分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放弃综评,最终填报的学生大约只有1万2千人(因为大部分学校都是按照招生计划1:6的比例来确定填报资格),总体录取概率在16.66%。
3. 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后和普通学生有区别吗?是不是单独编班?
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后和普通学生没有区别,招生计划数少的专业入校后他们会和常规批录取的学生一起编班培养(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等),招生计划数多的专业会单独编班培养(比如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因此,综合评价招生的学生在编班、上课、学费、学位证、毕业证、师资、保研等方面与普通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4. 复读生可以报考综合评价招生吗?
部分高校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指出只接受高中应届毕业生的报名,例如: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这种情况下复读生无法报考。招生简章中没有明确规定只招收应届毕业生的都可以报考,具体以高校招生简章为准。
5. 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录取后可以转专业吗?
部分院校允许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学生转专业。例如,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等。
部分院校不允许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学生转专业,例如,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
6、报考综合评价招生的价值大不大?
因为综合评价招生是在提前批进行报考,出分以后如果孩子成绩在普通批有更好的机会,那我们就选择放弃综评,如果孩子成绩走综评更有价值,那我们就在提前批填报,没有被录取的话也不影响常规批的填报。所以小编建议各位家长,综合评价招生只要符合以上成绩段的,一定要去尽早地去给孩子准备,只要能够通过综合评价招生成功上岸,就享受到了很大的红利,让孩子实现低分高就,去往理想的院校。
备注:以上建议的分数段以2024年高考划线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