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详情
【院校百谈】大连理工大学,面朝大海向未来
2025-03-11 14:32:46 56

【院校百谈】大连理工大学,面朝大海向未来

【学校名片】

校名:大连理工大学

所在城市:辽宁省大连市

建校年份:1949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理工类

学校特色: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校训:团结、进取、求实、创新

学校官网:https://www.dlut.edu.cn


什么是理想?大连理工说:理想是大海上的微光,照亮未来的方向。

面朝大海;工大助推长征五号火箭优化减重1600余公斤,在这里无畏浩瀚苍穹,伸手“可摘星辰”;C919国产飞机首飞凝聚工大智慧,在这里无惧万里长空,可上九天揽月;创造下潜深度世界纪录的“蛟龙号”里有工大人的付出,在这里无惧惊涛骇浪,可下五洋捉鳖。海天对话,中国人的探海梦与飞天梦在这里交汇,江河湖海,山川大地,目之可及即是工大心之所向。



【校园历史】日月不淹,春秋代序

1945年胜利的旗帜飘荡在祖国的北方,10月,大连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解放的城市之一。“你在朝霞中诞生,你与共和国同龄”,校歌中的一句话记录了这段辉煌的历史,大连理工大学的世纪征程就从这发源。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

▲大连工学院南门

”于时四海贤才汇聚,九州学子辐集。“彼时学校正在奋进发展之时,从香港、北京、上海聘请了一批追求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以屈伯川博士为代表的工大先驱先后为学校事业贡献一生。1955年高等教育部批准大连工学院成为首批五年制。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955年大连工学院校刊

1980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最早确定设立少数民族班、实行定向定点招生的重点院校之一。从那时起,工大把真情融成了亲情,将民族教育工作推向前进。198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并于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世纪80年代航拍的校本部校区一角

1993年8月22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大连理工大学,并赞扬“你们这里气候好,风景好,地理位置也好,你们学校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是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西山第二学生宿舍

爰及新时代,国运昌隆,大连理工大学也不负众望,几十载春秋,拨云见日。如今,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海纳百川、自强不息”是代代相传的工大精神。至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代的问题用行动回答,工大走出了自己的路,也给出了最优解。


【专业发展】化育之功,至显至嘉

新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座现代化油港……诸多第一宣示着大连理工在科研方面的不可替代性。知行合一,致力学业。这与工大的学科实力与育人方式有不可或缺的联系。

“连理星”、“蛟龙号”,飞天入海,大连理工大学逐渐形成了“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科”的学科格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成绩卓然。

学校的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泰晤士中国学科评级排行榜中工大有31个学科上榜,4个A+学科和24个A类学科。有12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百分之一,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位列世界前千分之一;8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


l 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49建校时成立的冶金工程系,彼时由我国著名材料专家郭可讱教授担任主任,于2005正式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院并不是刻板印象中的“材料”,而是聚焦航空航天材料、飞机波隐身、空天科技等领域科研。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年均科研经费5000万元,为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新能源运输存储研发、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京沪高铁:学院通过“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的非真空连续电磁制备技术”研制生产的高铁接触线应用于京沪高铁

学院现拥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9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面向“新材料+、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学院着力发展高性能材料及结构智能化设计与制备、电子信息材料、能源材料与智能器件等新兴学科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一直稳居ESI全球前千分之一。


本科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3个本科专业,以及金属材料工程(中日精英班)专业,学制4年。

专业培养:入校后,面向材料大类新生选拔30名学生,成立金属材料工程(中日精英班),其余学生按材料大类培养,第二学年春季学期根据学生志愿与成绩进行专业分流。

金属材料工程(中日精英班):每届约30%的学生可选送到东京大学等日本高校交换留学一年。学院其他专业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2+2、3+2本科生联合培养,毕业后可获中英两校的学位。  

▲学院师生赴日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师生交流研讨

近六年学院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位于全校前列,有三年就业率全校第一。近年来历届毕业生中,国内升学约占50%,国外深造约占10%,知名单位就业约占40%。

就业去向:装备制造、生物医学、能源燃料航天航空、核电、芯片封装轨道交通、汽车电子、信息通信等方向。或至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据学校官网统计近三年材料学院学生就业公司


l 机械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系)成立于1949年,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机械工程学院是大连理工大学体量最大和学科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进入A档(前2%-5%),为学校排名最好的学科之一。

同时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和7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其中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次评估优秀、工材领域排名第一。

学院在高性能制造、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等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特色,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科研任务,近五年科研经费约6亿元。众多研究成果在国家重点领域的研究所和企业得到转化应用,助力“长五”飞天、C919大飞机首飞、“玉兔”登月、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白瑞祥团队先后承担并圆满完成了C919加筋壁板结构、垂尾盒段结构以及尾翼前缘抗鸟撞等结构的承载能力检测和力学性能计算评估等5项课题

本科专业:机械类(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班)

机械类:一年级下学期结束,根据学生志愿和分流前大学期间综合成绩按“双向选择”原则进行大类分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班):学制四年。基于机械工程基础知识,融入材料、信息、生物等学科前沿技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本专业推免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

就业去向: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信息产业、工程建设教育科研、金融经济正政府组织等。深造院校:麻省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

 

学院成立70多年来,以培养学术引领者、社会领导者、行业领军者、工程领创者为目标,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和企业家,毕业生合计3万余人。


l 化学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其前身是1986年成立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于2016年4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出资建设而成的高端化工人才培养的摇篮。

化学学院以学校首轮双一流学科“化学”和化学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中科院所校所共建,其化学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名(化学)。

开设专业:应用化学(理学、张大煜化学基础科学拔尖计划班)、应用化学(理学、国家基础学科强基计划)

应用化学(理学、张大煜化学基础科学拔尖计划班):由大连理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办学。实行学科交叉、小班授课、名师指导培养方式,实施8年制贯通培养的创新机制,符合条件要求全员保研(本硕博连读)。


专业特色:依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打通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界限,首创建立8年贯通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入校后即可进入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科研团队进行“家庭式”学习。

学院依托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 “互联网+”“挑战杯”......在工大总能听到捷报频传。

▲实验室日常讲座

就业去向:化工、生物、制药、环保等方向。深造院校: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大连理工大学,连是连接,理是理想。“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是工大坚持的办学目标,“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是工大不曾忘记的化育之理。


【校园文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来到大连怎么能不看海?工大不仅是传统理工科著名重点学府,“四大工学院”之一,其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校本部位于大连市西南郊凌水河畔,依山傍海,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天连水尾水连天,远处的海水,在娇艳的阳光照耀下,像片片鱼鳞铺在水面。”

大连地区位于北方辽东半岛南端,濒临黄海和渤海。是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兼有海洋性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8-11℃,自南向北降低,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温暖的地区。8月份最热(29度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零下2~9度左右),可谓四季宜人。

▲星海广场 与 跨海大桥

坐落宜居城市大连的大连理工大学景色温柔幽雅,也被称为“最文艺的理工学校”。大连理工大学毗邻西郊国家森林公园,正可谓依山面海,景美水美,远离闹市的喧嚣,好不惬意。许多名人参观学校后都这样评价大连理工大学:一个适合做学问的地方。

▲西郊国家森林公园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这里有独特的校园俱乐部——百川帆船队。当风吹过帆船时落日的余晖刚好划过海面,入目间皆是波光粼粼的温柔感,呼吸到的都是自由的气息,从此喜欢上这种用行动丈量外部世界的感觉。

大工MBA百川帆船队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参加了东北地区今年唯一的一次帆船赛事——大连拓恩杯帆船赛,经过两天的激烈比赛,大工百川队最终以总分并列第一,最后一轮第一的成绩,获得本届大赛的冠军。


凌水河畔,黄海之滨。大连理工大学,一座“面朝大海”的大学,不只是地理位置,也是工大的处事精神。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这就是大连理工。

心所向,致未来


对于理想,工大说:仰望星空、无畏苍穹浩瀚、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不断刷新纪录、用奋斗丈量它的浩瀚、创造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到达。对于未来,工大从未停止想象,

大连理工大学,连是连接,理是理想,梦想就从这启航;面朝大海,心向未来,工大在这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