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一种现象
就是大伙儿不仅仅都一股脑儿往高考的这座大桥上挤,
而且还一股脑儿往理科这根独木桥上挤
全网都在说文学科没出路!
有网友就说了:
难道我“光脚的还怕你穿鞋的吗?”
你文科都敢学了,
你还怕啥呢?
好多人说文科没出路,
其实
就是在用理科生那套“从一而终”的标准
在衡量文科。
文科的核心
其实就是跳出那个录取你的专业的限制,
广泛去涉猎,
最后学到人心、人性。
看看下面这三点,它算不算是出路?
第一个,相比理科生,文科生自带自由感。
也就是说
行业的发展比专业的影响更大,
踩上行业红利的概率会更高。
比如说前后3个月,
不同行业都可能来一个大变脸,
自此命运就改变了,
人还是那个人,
专业还是那个专业。
这就是文科理科互相的优劣势。
所有的文科,
其实你打交道的是人心,是人性。
而理科生
他需要长期专业的训练,
好处是你有硬技术,
硬能力,
你吃硬饭。
但附带的劣势就是你容易被捆死。
对应的,理科生的这个劣势,就是文科生的优势。
这也就是各学科之间微观与宏观的差异。
第二点,文科它其实是有壁垒的。
文科的壁垒就是“宽”。
比如
全网喷得很开心的新闻专业,
如果你只一股脑学新闻,那出路确实很窄,
因为你涉猎不够宽。
我们需要学科交叉
比如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
如果他还懂经济学,
就像那些财经记者,
他们后来成了投资人,
成了分析师。
这就是学科交叉的红利,也就是“宽”
第3点,现实“扭转力”
意思是
能让别人觉得很需要你,需要你的产品。
掰开来说,
就是通过文字,通过嘴,通过声光电,
比如妙笔生花,舌灿莲花,“屏上生花”
比如,平原君赞毛遂: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能以三寸不烂之舌,
把“死马”说活,
这就是了不得的本事。
总之,文科生不是没有出路,
而是,格局要打开,处处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