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详情
【院校百谈】国际关系学院(上)
2024-09-11 09:44:09 100

【院校历史】

始建于1949:外事干部培训

国际关系学院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学校前身是1949年创办的中央外事干部培训学校,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正是从这里受训走向世界的。


学校成立之初的使命是要培养外语外事工作人才,20世纪50年代首创侧重外国当代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


50年代:1955年正式招收本科生

1958年1月17日,外交部在向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的请示报告中提出:“建议将外交学院改为国际关系学院,其任务主要是轮训外交部和其他涉外部门的干部,培养国际关系方面的师资、初级研究人员和记者、编辑等人员。”1958年8月1日,外交学院正式改名为国际关系学院。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为学院题写了校牌。



60年代:饱经风霜

1961年,由于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严峻变化,学校同外交学院合并办学。国关与外交学院是一对姊妹院校,两校传统友谊十分深厚。1965年,由时任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定名为国际关系学院并亲笔题词,归属于中共中央调查部。



80年代:率先转型

1979年,学校恢复招生工作。1983年,率先完成从单一的外语院校向多学科交叉、复合型院校的转型,陆续开设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新闻、中文等专业。

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和关心学校办学工作。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等人多次来校视察,给予了极大关怀。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关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过重要批示。


1994年,正值我校45周年校庆之际,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题词“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学校的发展寄予殷切的期望。


步入新世纪:翘首展望

进入21世纪,国家安全形式日益复杂,安全问题研究进入学校领导的战略部署范畴。世纪之初,国关成立了全国首家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在外语研究的基础上,以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研究为重点,突出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国家安全学理论研究,辅以新闻学等其他学科教学科学研究。初步了形成“一基、两主、多辅”的办学格局。



2013年,我校被评为“财政部六所小规模试点院校之一”,这为我校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和支撑。一代一代国关人一直以国家的发展、振兴和安全为己任,励志图强,与时俱进。用一生的行动来诠释和坚守“忠诚、勤奋、求实、创新”这份初心。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外语教学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为重点的办学和科研方向。为国家相关部委提供政策咨询,同时也为国家外事部门,政法机关和教育科研机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院系设置】重特色 精质量

关于社会上对国关的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听过,并给予较高的评价;二是没听过国关,以为是某个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三是以为国关和外交学院是一所学校(这种说法容易理解,毕竟国际关系和外交科学相似性较强,而且两校曾经还真有那么一段历史)。



“国关”,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财政部6所“小规模试点高校”之一,是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设有国家安全学院、经济金融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5个学院。本科教育设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法语、传播学、法学、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行政管理等10个主修专业。


2019年至2020年,国际政治、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法语等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学科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


就业情况,2021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567人,学位授予数553人,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7.53%。截止8月30日,368人确定了毕业去向,初次去向落实比例为64.9%。

看到人均薪酬的时候你就知道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就业到底是怎么样的了。参考这一榜单,国际关系学院以85.2的薪酬指数和10045的毕业生平均薪酬,远超一众高校,排在榜单的12位。


需要注意:国关为提前批次录取院校,下述报考条件需要关注



此外,各专业对单科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1.英语、日语和法语专业要求英语口试、高考英语和语文成绩良好;

2.国际政治、法学、传播学、行政管理专业要求高考英语和语文成绩良好;

3.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要求高考英语和数学成绩良。